|
发表于 2010-6-9 17:13:08
|
查看: 323 |
回复: 0
谁是真正的贫困生?谁该享受国家的免学费政策?近日,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贫困生,引起了部分学生的非议。多位学生向记者反映,部分选举出来的“贫困生”家庭并不贫困,甚至连困难都说不上。
# d: M/ f( M4 \1 k% _; S9 B z" V
7 _0 r$ @/ P9 D& A- Y! [. a" {; X 同扶贫款、低保等国家扶助措施一样,近年来,随着学生困难补助的水涨船高,它也成为学和家长们竞逐的目标。谁是最应该享受扶助的人?如何保证公平正义?五花八门的贫困证明,让各所学校头痛不已,它折射出整个**诚信机制的扭曲。4 v3 w; n4 T& c$ d1 p3 e+ _
# ]1 b) e( t0 g( d! \* I# Y
票决贫困生引发公平争议4 s; T2 k9 Q6 N* p3 G
! q0 B, b! @2 |
“同学们投票来选贫困生,这事荒不荒唐?”事情过去几天了,小李心中一直悬着一个大大的问号。4 y" h o& ? l/ P
' z* z% F+ |/ x( w
小李是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的一名班干部。他介绍说,数天前,学校实施贫困生免学费项目,全校有15%的贫困学生能享受到约2300元的学费减免。! X) r1 \- Z5 @6 g- S
& N$ X- j' D4 e) d& P 谁是这15%范围内的贫困生?“学校竟然组织每个班投票来选贫困生,选出来的学生有家庭贫困的,但并不是所有被选出来的学生都应该享受这一待遇。”小李说。
7 v5 t% x; ]6 i& |. y# M9 r0 U: ?1 |: C# @2 G( J( j
据小李等人观察,投票前就有学生私下里拉票,“投我一票,回头请你吃饭。”1 ^0 o2 p/ a2 v
5 P0 x% G" r% I
而后,投票仍然按程序进行——由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组确定候选人名单,每位候选人上台介绍自家困难状况,全班同学参与投票。按得票数多少排序,确定最终获得资助名单。6 ]6 ?) {% Q0 j( y+ t* {
" d8 M) W+ Z. D% W/ ?. d
“投票大约持续了40多分钟。我一看那名单,就觉得不公平,或者说,免学费没有免到真正困难的人头上。”小李对结果很是错愕。他认为,选出的8名学生中,除2人家庭确实困难外,剩下的6人似乎很难同贫困挂上钩。 b# C7 p9 ^$ O9 `. j4 I
" y- L2 P! q+ s0 w# x" K; E “这一点从他们的吃、穿、住、行不难看出来。贫困生没有手机,或用价值一二百元的手机,他们有的人用的手机不便宜;贫困生一天吃饭花10元就差不多,他们有的每天吃饭花30元;贫困生只会在校园打水喝,他们有的经常去买冷饮和矿泉水……”小李说。
0 @1 n" h, o3 r' y/ I4 T+ i' ?# m; j p9 p3 J
学生小张也觉得选举结果显失公平。她的一位同学家在鹿泉农村,小张去她家时,发现这个家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破旧的房舍内找不到一件值钱的家具。
) q& S# M. G1 S1 w U# i, F
8 E; c5 P+ K1 B5 k+ o' ?$ D: ^; D# W “我觉得她会被选上,结果很让人意外。可能是因为她比较内向,平时不擅长和同学拉关系吧。”小张告诉记者。
' B( }) X4 @$ x9 X$ n5 n 在小李小张等人看来,被票决成贫困生的一部分人和真正的贫困生有天壤之别,然而,因其程序公正,由大多数人投票选出,因而也顺利地通过了公示。
: `. ? ^& [9 F) {0 k+ B4 |, O) u3 {5 U5 o* \; t! w7 y
“简单的投票不一定是公正的结果。学校和老师能不能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能否有比投票更公正的方式?”这是小李小张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v; L7 v- n/ i1 v1 {0 a
, ?2 b0 X5 d7 |
“对困难学生的认定区分太难了!”
7 ?7 u% l2 H# I
) g) l0 T( s3 H6 J+ a. l3 Y$ Q “对困难学生的认定区分太难了!”石家庄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王建明说。
$ v" V: K! o% F* S3 ]9 e8 g% h
4 o9 P. W' Q: V1 d; s/ A 今年是该校施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实施意见》的第一年,根据文件,该校将有15%的学子享受到免学费政策。8 g c4 o5 e2 X
. Y9 p: u& F; N0 c9 ?: c( O4 a
上级部门让各学校自己拿方案。由于该校之前并没有贫困生认定经验,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指导性方案,如何保证公正公平?学校在制定方案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他们参照了一些高校和其它学校的贫困生认定方案,多次慎重研究后制定了自己的实施细则。
* y7 [6 C f f. k& M5 S V
/ @# z. R$ e+ T$ M 具体办法是,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组织民主推荐。由班主任任组长,每个班由5-8名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困难学生填写好“免学费申请表”,由村委会盖章后交“评议小组”。“评议小组”结合申请人平时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讨论,提出初步名单。然后召开全班学生大会进行民主推荐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推荐名单,在班内公示2天,无异议后报校方。1 s2 ^: v* u0 C3 N) k4 w! a7 f- a
# }- u, Q' Z" U |1 m" S
“这个方案是综合考虑知情者评议等各种方案利弊得失后拿出的。之前,我们接到了不少条子,说谁谁家庭困难,但都顶住了。还是让学生民主推荐投票好,困难学生在台上说,觉得不对或者认为自己更困难的,也可以发表意见。”王建明表示。
9 j8 V8 L3 `# P, `( p A4 z9 p( G
# d- k! T: X H" Z7 j 不过,王建明也表示,具体实施方案中,每一步都可能掺杂人为因素,影响结果的公平公正性。比如,有的学生填表的真实性可能有问题;学生去村里开贫困证明也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学生并不贫困,但人缘好,也有可能得票高;班主任工作是否细致到位,等等。
( W/ a% E: Q4 w4 O3 C+ {
! A0 V- f7 M! H. G9 Q9 {$ O2 U+ n% ~ 王建明说,很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当,很难区分出谁好谁坏,决定了这件事难以做到绝对公平,因此,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重点是不要把那些双困生(家庭和心理都较为困难)弄丢了。
, g% Z e: V. a/ H+ \2 j( y# n8 W' U9 Q
王建明认为,细则最大的漏洞并不是民主测评投票,而是学生及其家长的诚信问题,面对很多家庭从基层组织开具的贫困证明,校方很难核实。2 u# E: [1 C4 p4 K7 M }! p8 M- X
# k/ z, \- S8 @/ i0 c& s/ g ”大部分情况不是学生在作假,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有这种**经验,是他们的家长提供了虚假证明和表格。在这种基础之上的评议可想而知。”他建议,对民主评议投票选出的贫困生有异议的,应该及时向学校和老师反映。/ k2 O+ M: y7 X' g9 z2 U3 k
0 K+ O9 k- X3 Y+ a0 c2 M 一些学生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小李认为,这种投票的方式根本不可行,一些贫困生本来就较为自卑,让他们上台介绍自家的经济状况,无异于让他们脱光衣服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学校和班主任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可以观察学生的衣、食、住、行,可以私下找同学谈话,向地方咨询甚至去各县市调查,不难发现真正的贫困生,至少可以把那些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排除在外。
3 r; n3 b: Q, ?, q( L: x& \: X6 b“甄选贫困生太难了。不光是我们,各个学校都难。”王建明感叹道。$ w0 B" w) Y" b/ c% ?
# n8 }* y! C, D0 U
他有些困惑,教育行政部门为什么不拿出一套指导性方案?既然国家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现状下,为什么是15%,而不是100%?这不是让学校为难吗?
3 A6 ]+ `8 } \' J
# l2 W' A/ ~- s; Y8 z, E2 N' A- w 感到左右为难的并不只有石家庄高级技工学校。近年来,围绕着困难补助的发放,各学校都绞尽了脑汁。( d* w z- s7 Q8 s: M. o
/ B7 F) R8 c4 s( \7 R2 q+ q1 g% @/ S
从前些年有的学校规定使用手机者不能获得困难补助,到现在的使用笔记本电脑不能获得困难补助;从填报家庭困难表申请,到学校以食堂消费为依据认定贫困生,有关贫困生定性、定量认定引发的争议不断。) k8 e& H% Z" _
- `' w# X9 O* z' h 尽管学校引入了各种考察手段,进行小组评议,观察学生消费状况等,但时常会有假特困生坐飞机回家,真特困生捡拾馒头充饥的新闻冒出来,让很多人内心为之一颤。
: k7 k! o; R2 S& n \
1 x0 V; U; ?, Y( q. n% B4 { 河北某高校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发放的困难学生补助申请表,一般能回收一半以上,个别班级甚至达到了2/3以上。面对这些贫困材料,真假莫辨。这反映了家长和学生见利即争、有钱不拿白不拿的心理,也反映了基层政权的审核过程形同虚设,给学校的贫困生认定带来很多困难。
1 I/ n: A( B1 \4 h/ X' Q) H7 X% y
; N$ W* Z5 y4 `6 X3 B*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怎样算贫困生,其标准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投票或许是一个简单的办法,其前提是,同学之间对彼此信息充分了解,如果信息不对称,就不可能出现公正的结果。学校可以通过进一步明确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多方位认真审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多征求学生意见来确保资助金的有效使用。目前,我们的统计数据信息系统还不完善,工资收入,家庭收入、纳税情况、低保状况等都有统计,但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率的联系机制,给各种不实申报有可乘之机,加之没有严格的信誉制裁措施,更增长了各种乱象。
+ j9 M7 C6 E" {, D7 y% o% E2 v: j- h0 ?4 `
“这些都只是技术问题。真正让人忧虑的是整个**的诚信出现了问题。如果把学生作假骗困难补助放在整个**的框架下来考量,还不是很恶劣的普遍性大问题。”杨伟东举例说,对于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或其它数据,老百姓不相信,现在一些官员嘴上说要“实事求是”,工作上热衷造假,下骗群众,上骗上级政府,政府机关不带头讲诚信,树立真实的形象,又怎么能要求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讲诚信呢?$ D( j" }) m0 d! i
# f* |3 E5 B; _6 n! s% F: Z
“ 正是因为整个**信息系统的不真实和扭曲状况,才出现了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去争取贫困补助现象。”杨伟东说。
9 {, Q, ]: n* h( ?( |1 s4 e# D) z0 B9 U; o2 c+ P8 b! r: d) k
/ d* _6 a' X" y) _7 h; E8 E2 H- s
V7 G* S: @8 ~$ g$ T) J& X8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