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在天 唐山
发新帖
王佳      

收听

听众

主题
发表于 2010-6-10 18:19:55 | 查看: 350| 回复: 0
 反攻大陆,蒋介石拒借原子弹 ' Q" h2 q: L- y3 P. K

+ a% k( Q8 C3 C: [  1954年10月20日,蒋介石日记云:
- e/ c* Q$ A# x( Z( M! A! w
6 {9 G  \0 @5 M8 s5 b9 a  召见叔明,详询其美空军部计划处长提议,可向美国借给原子武器之申请事,此或为其空军部之授意,而其政府尚无此意乎?对反攻在国内战场,如非万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应特别注意研究。# i5 Y. R. J# Y, I9 k
2 z) Y+ v$ O" y1 s
  叔明,指王叔铭(1905-1998),山东诸城人,中国空军创始人之一。1950年4月任**防空司令部司令。1952年升任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由于他和美国空军之间长期而深厚的关系,因此美国有关方面选择他作为向蒋介石的传言人。/ o  I! [2 j% e( b1 k
7 N- `" b& ]; Z$ p
  蒋介石深知,自己初退**,立足未稳,完全不具备反攻大陆的条件。因此,他在 1951年《大事预定表》中强调,准备未完,切勿反攻;无充分把握,决不反攻;时机未成熟,亦不反攻。" s: L9 f/ }$ _& g' h. c! F3 |) b8 e6 m
3 E2 `, E6 f2 Y- n3 l2 A
  蒋介石要反攻大陆,首先必须解除美国的所谓“**中立化”的束缚。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曾宣布,命令第七舰队开进**海峡,以阻止从中国大陆对**和从**对中国大陆的一切海空活动,将**海峡“中立化”。美国的这一决定既反对大陆解放军跨海进军**,也反对**蒋军跨海进攻大陆,对海峡两岸都有限制。1953年2月2日,新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第7舰队不再干涉蒋军袭击中国大陆,“放蒋出笼”,蒋介石很高兴,认为“正合吾意”。
) F' i( p" v. G7 c% s" w. \8 m" p- h# d1 m6 t1 d
  蒋介石要反攻大陆,还必须争取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1954年初,他制订“开计划”(K计划),争取美国援助的武器有:海军驱逐舰6艘,喷射式F86式战机2大队,F84式战机2大队,新式雷达若干。7 c+ H3 N2 S! a  A

! f5 E6 y8 p" h+ E; N. d, h: ?  该计划同时要求:1.以苏联接济中国的武器数量为准;2.币制基金现款5亿美元;3.每年作战经费3亿美元;4.经济援助1亿2千万美元。
, e% p7 a9 d+ K* a
' G; F4 ]( v+ M& E/ t  c$ Z2 v  美国人在很长时期内对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不感兴趣,认为这只是蒋的梦想,因此,对蒋的军事援助也不很积极。蒋介石曾在195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抱怨,美国应允的1951年军援计划7千万美元,至今“一物未到”。12月31日日记称,美国运到**的军援武器只占其应允总数的32%不到。对于蒋介石所要求的新式喷气战机,美国人担心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要求蒋介石保证,不得采取对大陆的攻击性行动,以免将美国拖入战争,在此之前,停止或暂缓向**交付飞机。1953年7月12日,蒋介石甚至咬牙切齿地在日记中表示:“再不要幻想美国援助我反攻复国。该国之政策与诺言绝不能信赖,其幼稚、冲动、反复无常之教训,如果自无主张与实力,若与之合作,只有被其陷害与牺牲而已。”
' e+ H% u" G- D( s7 c' Y) K- Y+ C. {* `- P9 k
  到了1954年,美国人对蒋介石反攻大陆计划的冷漠逐渐出现转变迹象。当年2月,**与美方召开“共同防卫**作战会议”。4月,蒋军与美军在**南部共同举行“联合大演习”,14日,蒋介石邀请美国军方高级将领普尔少将等人聚餐,参加者一致表示,愿随蒋介石“并肩反攻大陆”。9月3日,海峡两岸发生炮战。解放军自厦门向金门发炮6千余发,击毙美军在金门的顾问2人。7日,**蒋军出动海空军攻击解放军炮兵阵地。10月11日,蒋介石致函艾森豪威尔,认为如果苏联首先使用氢弹,先发制人,则“氢弹一落,全世界人心震惊,其必同时萎缩、昏迷,不知所至,更不知如何能图报复。”因此,他建议美国,“不如助我反攻大陆,使敌人专致力于此,而无暇顾及**,是为长期消耗敌力,陷入泥淖,不能自拔之一法。”美国空军部计划处向蒋介石提议,只要蒋申请,即可出借原子弹供反攻大陆之用,显然与这一背景有关。
+ L4 m3 v: x' S( P" _: r" c0 p. T# N9 J3 N0 a9 L; h, \3 N2 Y
  蒋介石当然知道原子弹的厉害,也知道此物对他反攻大陆会很有用,但他更清楚,此物“使用”不得,一旦使用,“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后来的历史表明,蒋介石终其一生,没有向美方提出有关“申请”。0 d. Y' e* i: r% n( J# A
' P" V1 t+ ^: T, b
  蒋介石虽然是个**的**家,但是,他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一旦他向美国人借用原子弹,那么,不仅反攻大陆不会成功,而且,他就将永远成为民族的罪人了。& t) x  q. [; h0 ~

  I9 k/ d1 n6 S: P  志愿军入朝作战,杜鲁门考虑使用原子弹
) n4 ]! S/ p8 ^: T0 O+ y1 W$ K* C) g( u0 E
  蒋介石1950年12月1日日记云:杜鲁门与美国朝野主张对中共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
: E$ ^# K4 S) I7 B" W+ B) R0 k- [, I; k* h  x2 \4 H' t
  1950年入朝的志愿军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发起攻击,美军受到沉重打击。美军统帅麦克阿瑟惊呼:“投入北朝鲜的中国军队是大量的,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 d( w8 Q1 ~7 ^) S, p8 c  z. H# T9 n* }5 J7 X- d% K' V
  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联合国部队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应付军事局势”。记者问他,“任何必要的步骤”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杜鲁门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它。”
1 L; u- J7 E' f5 E. }+ u5 Z) u
" l1 r- q) w+ ^- ]3 Z9 e  显然,蒋介石12月1日的日记即针对前一天杜鲁门的讲话而发。“应设法打破之”,表明蒋介石不仅反对美国对中共使用原子弹,而且要采取某种行动。0 X) p# t1 F1 G1 ~& p) W

1 Y5 ^* [0 R$ l. ?- v. l( g4 N, Q  蒋介石完全支持当时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政府。6月26日,即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蒋介石就立即召集会议,讨论出兵援韩问题。29日,他决定出兵3个师,并派顾维钧向美国政府交涉。后来,又曾多次向美国表示,坚决支持韩战。12月1日,他曾托人转告麦克阿瑟:“韩战挫折甚念,如需中国尽力之处,无不竭诚效劳,愿共成败。”但是,他一听到杜鲁门有用原子弹对付中共的“考虑”,还是坚决反对。其原因,据蒋日记自述,是因为觉得此法“不能生效,因其总祸根乃在俄国也”。! I! {% U2 M( H0 {- h6 U

7 ?" h! K) }8 H/ y. t+ U  北越奠边府大捷,美国军方考虑使用原子弹
  J, `; d/ p/ B, t& M1 v/ r+ ]) I0 M
: q' ?- r4 {& ~' X! t' |! E  1954年4月17日,蒋介石拟定《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中,其中第3项写道: 美国氢弹、原子弹不令用于越南与中国大陆 。
$ R) F/ R, u. i2 Y/ |5 ]; K; T3 @& J# E* o' j- Q( k7 \
  根据这一则日记可知,美国曾再次准备用原子弹,以至氢弹攻击越南和中国大陆,而蒋介石再次反对。蒋介石既然将之列入《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可见是几天之内就要做的工作 ,有其紧迫性。! t' _$ y3 N1 Y" {0 M% @

5 Z1 L1 e& M+ m  次天,蒋介石日记云:“约见美太平洋总部霍华德参谋长。”显然,“‘不令’美国使用原子弹”,是蒋介石确定的对霍华德的谈话内容之一。) H- ^) {/ W+ l" m4 y8 U
* P9 L1 B4 D1 t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简称“北越”)。法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于1945年9月对北越发动战争。1950年,中国政府应越共要求,派西南军区副司令员陈赓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并派以罗贵波为团长的**顾问团和以韦国清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到越南工作。同年12月,法国和美国签订《共同防御协定》,美国军方向法军提供大批武器装备。1954年3月,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人民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奠边府,全歼法军1.6万人,俘虏法国步军司令德卡特莱少将,法军败局已定,准备撤出越南北部,而美国则准备介入。
$ Y" g  s) W. B9 j" T0 a7 A% M" n9 e2 C& P9 `
  为了反攻大陆,支援法军,蒋介石于当年2月命其副总参谋长彭孟缉制订一项“雷州半岛方案”,其内容是,在广东的雷州半岛登陆,以之为“第一滩头阵地”。向北,进攻广东、广西,威胁南宁;向南,进攻海南岛,阻断中共接济越南的通道。蒋介石觉得,这一方案“或易为美国所接受乎?”- d1 n9 U# a& U4 s) E

9 h8 {$ O; |/ o( Z: V4 H: {& X  从蒋介石日记可知,为了挽救法军在越南的败局,这时美国曾准备以氢弹、原子弹袭击越南和中国大陆。霍华德的**之行,旨在征询蒋介石的意见,而蒋介石的态度仍然是反对。
) r1 }5 T" J" {5 o)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社区门户-石家庄OK网 ( 冀ICP备04007985号 )

GMT+8, 2025-5-17 19:58 , Processed in 0.0441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