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6-28 10:24:15
|
查看: 402 |
回复: 0
5 @( e. [$ I- p1 B
- E3 f. D9 i# p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唱凯堤堵口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1 ]) h0 D! e1 E. A @* R* e
4 _3 c8 `1 p/ e: \% N& ], A4 ^. U7 d
R& L* k6 O) Z6 I7 j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唱凯堤堵口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 g8 B8 ]( L8 c4 y
2 V4 j. \* t4 w6 V! Q/ i a
$ W' }( n( x6 l: I3 U8 K: ]* p: r# A% |2 N9 l5 H& p$ P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唱凯堤堵口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9 x: o& A1 C7 q9 Z; Z1 R( N- G+ g: y6 v
& j0 P5 e" h' y2 }2 W% u% E& O3 l4 R3 J$ {( z' t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唱凯堤堵口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章武摄% E, M$ M6 } \2 D
, A: H- m5 z$ Q( L
10万灾区群众有望提前返回家园 堤身堤基土质差是决堤原因之一
2 N/ Y" C; r3 j2 B" i+ q5 g! `
; Y( h" \6 Z6 o, s# ]2 a 本报讯 (特派记者曾向荣)昨日18时16分,经过3天的紧张奋战,江西抚河唱凯堤成功合龙,有着近400米长“裂痕”的堤坝终于连接到了一起。这比原定6天完成封堵的工期提前了3天。目前,大坝加固工作仍在进行。% e- k6 a: O# P" X1 ~7 X4 Y/ `# [
1 G! }+ O7 Q8 D; K* _$ G 昨日傍晚,随着两侧大型工程机的同时开动,石料将最后一米决口成功封堵,抚河的河水不再流入灾区。从灾民安置到堤坝合龙,灾区将进入灾后重建的新阶段,10万灾区群众有望提前返回家园。& s# S& x) p# _: R
. |! G- `- `, U1 @9 B
3 j! [- k- G/ d% M' F j3 s0 r( k* m
0 \ u: A, v( `( @/ O7 L0 U视频:空中直击唱凯堤决口合龙 十万有望居民提前返家
6 S) o/ K! r3 K* y+ ^ 可保证二季晚稻及时栽种. q- j1 S g4 _6 }6 E
- ]) ^. x) E4 U 抚河流域自古有赣抚粮仓的美誉,是江西省的主要产粮区之一。成功实现合龙,对于保护好这片粮食主产区,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实现合龙,可以保证二季晚稻的及时栽种,减少农业损失。1982年夏季,唱凯华溪堤溃口后,等洪水退尽的8月份才开始进行堵口,结果使得二季晚稻无法栽种,增加了农业损失。现在完全封堵,能够尽快恢复生产,为二季稻的栽种创造了有利条件。0 z) V4 _# J! }$ b; n0 T/ v( W* \
a1 J) F5 t# f" H
封堵方案在原决口堤线上进行,24日确定了封堵方案,25日凌晨开始实施封堵,由武警水电部队二总队负责实施。武警水电部队二总队根据抢险需要,共投入兵力500多人,投入各类抢险机械325台(套),从一开始的下游单向封堵转为上下游双向封堵、两头作业、24小时倒班,加快了封堵进度。
/ C P) \ U$ m% `% m$ C2 l" g2 K. \! d1 t+ c H- p/ f6 D
武警水电部队二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警水电部队二总队3天多来24小时不停地奋战,很多战士都没有合眼,这才使得封堵计划提前3天完成。
3 h& X5 G: x/ _2 }- O1 [6 S- M3 b, C- L. q6 C* k
堤身堤基长期浸泡后松软: p7 m; N5 P9 F: }( }9 }5 C4 z
2 q c, } D0 \9 k) Y7 o 21日傍晚,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堤,决口长度从60余米逐渐扩大至实测值347米,抚河下游临川区的5个乡镇14.5万人及京福高速、316国道等受到威胁。
2 R9 R& `% w \* y2 U5 `5 m& a3 A5 G3 t9 {* a9 c4 y8 a( f7 U. R9 A
据初步分析,造成此次决口的主要因素有三:除了洪水超历史纪录和堤坝决口处为迎流顶冲位置,还有堤身堤基土质差。唱凯堤决口处堤身填土均为粉细砂,堤基为砂及卵砾石层,单一结构,透水性大,因进入汛期早,一直处在高水位运行中,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使堤体松软。
: H o( |* g. A5 n4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