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7-12 09:50:04
|
查看: 436 |
回复: 0
关于中苏珍宝岛冲突的真相,至今仍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 - \& E: H9 A. h' R
4 s/ U7 w5 d S' C# I5 d& W4 v* n( ^" e" M! k# L+ _
1 Q" ^8 B- }+ P* }
2007年,俄罗斯《金号角》电子报文章断言,流血冲突可能是中国军界精英(具体来说就是林彪)与苏联政界上层共同策划的阴谋。该文提出几个疑点:3月14日,苏联边防军接到奇怪的命令,要求撤防,是为什么?第二天早晨中国军队发起冲锋,苏军边防军要求炮兵增援,但是炮兵按兵不动;坦克本应在3月13日就抵达,但直到血战正酣时才赶到,这又是为什么?此外,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其目的地是苏联;而苏联认为林彪是中苏冲突的罪人,为什么他还要逃到苏联呢?
+ h4 R! b' L* @- g# s" a$ h
& r" d/ F' m. I& d1 n 该文说,林彪曾为苏方提供大量情报,并与苏方一起“订购”了珍宝岛战争;林彪借战争来提高其在国内的**地位(“九大”之后,林彪果然成为接班人,并写进宪法);而苏联则希望扶植林彪,假他之手推翻毛泽东。但是,这些只是一种影影绰绰的假说、猜想,体现的是作者丰富大胆的想像力,并无多少切实可靠的档案资料依据。) l0 S! `3 d/ Z! Z
6 l" o$ I- {2 \ 关于珍宝岛冲突,应该首先明确当时中苏关系的大背景。1957年苏共20大之后,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已经显露;60年代初,中苏矛盾加深且日益表面化,苏联催逼债务、撤走援华专家,使中国陷入困难;到1964年,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双方都召回大使。) t$ V. `) h' h: m
# f9 o6 f* s: j. F+ a7 ]# j' ? 边境地区成为双方宣泄不满的平台。1960年代里,中国政府指责苏联侵入中国领土等行径,而苏方也指责中国挑起冲突。从1967年到1969年间,中苏之间的边境冲突不断,常常出现对骂、肉搏等滑稽情形。俄罗斯资料说,这种肉搏常常以苏方占上风而告终,为此,中方甚至特意从少林寺请一些武林高手参与。
* v% A. e3 |5 G, U$ k5 S4 l
& l# I8 U8 n8 L% f 相互指责成**惯常
- W3 X' }3 M- J, {
3 D! ~! P3 a9 r 在整个1960、1970年代里,中苏论战和相互指责成为**生活中的惯常。双方都在边界囤积重兵;两国学者配合形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论辩。许多年之后,邓小平曾说过:中、苏两国都说了许多空话;俄罗斯论者(如曾担任宣传部长的谢皮罗夫)也强调了苏联**(如赫鲁晓夫)在中苏关系恶化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 r8 B. C- _* y2 `4 `) ? o" G
5 ]+ P! N( ?: Z1 W; x, w. T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1969年是中国“文革”的第四年,中国国内经济崩溃,文化、科技衰退,迫使中国政府急于转移视线,将一切问题归咎于苏联侵略者;而苏联**似乎也有类似需求,因而中苏冲突对双方都有好处:毛泽东想让中国人相信,国家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必须“勒紧腰带”;而苏联政府则想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政策的“侵略性”。
, q+ F& h. A+ h. E( d
( E" Q B+ [, | W9 I, h3 O! z- ^& g$ A w1 T6 k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解释是:可能是中国军队指挥官试图向上级表明其重要性;中国政府对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感到震惊,希望警告一下苏联;当时中国高层的权力斗争,外国的军事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