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8-13 19:00:36
|
查看: 477 |
回复: 0
2010年8月1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检察院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向该市中级法院起诉了制造商天洋食品厂的前临时工吕月庭。
: S- T% _! s% _( V" w9 B/ {8 S" E, Q: J* v" `) E
因为吕月庭所涉嫌罪名和犯罪后果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故被直接诉至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据《财经》记者了解,河北警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搜集了大量人证、物证,并做了现场勘验,目前据称对吕月庭涉嫌犯罪的证据充分、扎实。此外,该案已经指定了负责审理的法官,将择日开庭审理。0 f8 V- {4 G1 R: n- g
+ y1 p1 `2 W) G
吕月庭1993年进入厂里做厨师时,只有19岁,多年来一直是临时工而未转成合同工。据警方后来认定,吕月庭的作案动机是,他为了能转正,曾多次找到厂方主管人员,甚至为此发生矛盾冲突,但均未达到目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妻休产假后,未能拿到当年年终奖。
- U% F8 D1 J s% t* i% ^: F/ F: X/ w# A# Z% @. H' \# v
案件发生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期间,日本千叶和兵库两县的3户家庭共10人因食用天洋食品厂生产的冷冻饺子而中毒。此后,饺子中被检出杀虫剂甲胺磷。, a, a5 @ a2 n p/ E6 A# Z! H, W) \
# X9 d" l+ p" j! d+ ?) q( f
日本警方综合其调查结论认为,投毒发生在日本境内的可能性很低。如在千叶县的中毒事件中,饺子外包装并未破损,而从包装袋的内侧和饺子中检测出了甲胺磷。日本警察厅科学警察研究所经检验后认为,“甲胺磷”不是通过包装袋由外向内渗透的,有可能是在包装前已混入。" V4 ] m( p ^1 D d
/ u5 q8 R. v4 u7 q$ } 此间,日本媒体根据上述结论,怀疑“毒饺子”系主辅料有农药残留所致,并波及**中国产品(详见《财经》2010年第8期“‘毒饺’何来”)。
" P) p, w4 D% z) r% n! Q7 s2 O! R4 V
但在中国警方侦破该案后,2010年5月14日,日本警察厅就中国产饺子致人中毒事件改称,根据该厅科学警察研究所的再鉴定结果,在千叶市与千叶县市川市的问题饺子包装袋上均发现了极小的孔洞。■1 Z8 ?/ z9 v& I$ \
+ K+ i! L1 {! ?: J0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