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号召全世界富豪捐出一半资产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号计划今年9月底访问中国并游说富人捐款。而在2010年,中国的亿万富豪总人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当代中国富人对慈善的贡献却与这个排名相去甚远。事实上,中国富豪对慈善的淡漠,不能简单归结于文化差异或者为富不仁。2 I* s1 q, v+ I' p
( f1 {6 W' y1 R5 |0 m `( u, O & o8 H) x" ]) m
. \0 K3 |) g4 V6 G) a
对比当下慈善事业举步维艰的现状,人们更喜欢将矛头指向富豪们缺乏与其拥有的财富相匹配的**责任感。的确,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富人的慈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但与古代、近**本身相比,当下富人的贡献也相差很远,这究竟是哪出了问题? % U& P3 `4 A$ c. `7 E/ S D) D* m n9 X6 c# Q- s/ D
事实上,一个**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同这个**的制度环境息息相关,而富人是否热衷做慈善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结构最核心的要素是公平与公正性,公平的**环境有助于淡化人对财富过分强烈的占有欲,也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凭自身的能力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地位,并有尊严地生活。% h% ?9 d5 o2 ~3 U c o
据《南方周末》此前对中国新富阶层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富人认为巨额财富给自己带来的是“不安全感”和“烦恼”。在这其中,不排除有的富人财富来源不合法所带来的不安,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财富的不稳定性。 5 K# {" y1 k. t* R3 V3 x$ c9 D' R. M% k
/ y: s y( h3 j: s6 ~( b$ b 事实上,当下现实环境往往给人这样的印象:政策说你是合法,非法也合法;政策说你是非法,合法也非法。一纸政策让一个人腰缠万贯,一纸政策也能瞬间让一个富人一贫如洗。摸着石头过河的政府决策也尚未摆脱“朝三暮四”的局面,政策不确定性给新富阶层造成的影响至今未彻底消除。因此财富巨子没有理由不担心今天还捧在手中的财富,明日还会不会继续在自己手里。富人对自己的财产没有绝对的拥有权,就不可能有安全感,那么继续保有财富成为富人被迫的第一选择,盖茨巴菲特式的千金散尽自然退居其次。 0 D% i6 i6 g S( B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