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在天 唐山
发新帖
王佳      

收听

听众

主题
发表于 2010-7-12 09:50:04 | 查看: 435| 回复: 0
关于中苏珍宝岛冲突的真相,至今仍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
/ n* p" Q/ O. ~3 Z+ j* H! T% e# I1 `

5 W0 b: t% e; b) f1 v6 \2 L& ]) ~" a* Z- g, e) D7 h7 W
    2007年,俄罗斯《金号角》电子报文章断言,流血冲突可能是中国军界精英(具体来说就是林彪)与苏联政界上层共同策划的阴谋。该文提出几个疑点:3月14日,苏联边防军接到奇怪的命令,要求撤防,是为什么?第二天早晨中国军队发起冲锋,苏军边防军要求炮兵增援,但是炮兵按兵不动;坦克本应在3月13日就抵达,但直到血战正酣时才赶到,这又是为什么?此外,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其目的地是苏联;而苏联认为林彪是中苏冲突的罪人,为什么他还要逃到苏联呢?
! U3 ~1 S* H& d- f0 }, k( n
/ @9 \6 J1 y% i$ M+ o    该文说,林彪曾为苏方提供大量情报,并与苏方一起“订购”了珍宝岛战争;林彪借战争来提高其在国内的**地位(“九大”之后,林彪果然成为接班人,并写进宪法);而苏联则希望扶植林彪,假他之手推翻毛泽东。但是,这些只是一种影影绰绰的假说、猜想,体现的是作者丰富大胆的想像力,并无多少切实可靠的档案资料依据。
" u8 `& ]6 F8 H) K& U( n* h: T
6 D& n. ^+ ~. M  A9 t    关于珍宝岛冲突,应该首先明确当时中苏关系的大背景。1957年苏共20大之后,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已经显露;60年代初,中苏矛盾加深且日益表面化,苏联催逼债务、撤走援华专家,使中国陷入困难;到1964年,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双方都召回大使。9 }3 q/ V2 |2 x; ]2 o" I5 X
1 S6 m: _5 O9 p
    边境地区成为双方宣泄不满的平台。1960年代里,中国政府指责苏联侵入中国领土等行径,而苏方也指责中国挑起冲突。从1967年到1969年间,中苏之间的边境冲突不断,常常出现对骂、肉搏等滑稽情形。俄罗斯资料说,这种肉搏常常以苏方占上风而告终,为此,中方甚至特意从少林寺请一些武林高手参与。
. |6 y' }3 R1 m4 m9 j; ]
$ G! Q2 c# I4 S5 s' t    相互指责成**惯常" n, ~: C2 q# p7 T4 G/ a
' H! V0 I& E( n9 s& x# e4 u
    在整个1960、1970年代里,中苏论战和相互指责成为**生活中的惯常。双方都在边界囤积重兵;两国学者配合形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论辩。许多年之后,邓小平曾说过:中、苏两国都说了许多空话;俄罗斯论者(如曾担任宣传部长的谢皮罗夫)也强调了苏联**(如赫鲁晓夫)在中苏关系恶化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y0 B0 e! N$ n. R; J+ x0 u9 g' Z
0 V+ q+ t7 ^1 d4 n: \6 n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1969年是中国“文革”的第四年,中国国内经济崩溃,文化、科技衰退,迫使中国政府急于转移视线,将一切问题归咎于苏联侵略者;而苏联**似乎也有类似需求,因而中苏冲突对双方都有好处:毛泽东想让中国人相信,国家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必须“勒紧腰带”;而苏联政府则想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政策的“侵略性”。
" \( ^% W3 ^) G9 b& E) q7 F+ Y5 Z( b+ _8 u& c. p5 X

* O5 o- `6 p7 \  t6 V2 A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解释是:可能是中国军队指挥官试图向上级表明其重要性;中国政府对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感到震惊,希望警告一下苏联;当时中国高层的权力斗争,外国的军事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社区门户-石家庄OK网 ( 冀ICP备04007985号 )

GMT+8, 2025-5-16 18:19 , Processed in 0.0430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