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14 17:42:34
|
查看: 678 |
回复: 0
9 I! v: D- h# ~- ^/ H- z
智障工人 工人与狗同食一锅面
/ [, D8 p0 Z5 m2 j1 f1 r7 \, h p2 W: x9 }
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 a/ ]' L% w" F$ z2 V; ~
& z9 g# n1 ^, K- }% N; C9 B8 V. G
9 k" m- w2 k1 s G3 ^7 u, R8 w四川智障人被卖到新疆做工 与狗同食 每月工钱仅300元% V# ?. b6 y+ e0 F- C+ N
7 x% n- W1 N7 y6 e# A+ Z: \
“智障包身工”老板携雇工出逃 警方赴四川抓捕
8 ]& I# p5 g/ O. |% M+ R" w8 q( g* N* b0 G" }
目前,托克逊县库米什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已被查封,老板李兴林12月12日7时许已带领十几名雇工乘上开往成都的列车。托克逊县公安局已经与铁路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沿线查堵,并派出公安干警飞赴四川。详细>># ~. b. t+ x6 o
5 S( Z- J9 a8 T9 }- G
新闻画报:新疆托克逊县数十名智障工人遭非人奴役7 N- n4 f b/ R( W
/ {8 n* Q! V& ~$ z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镇老国道247公里处,有一家名为佳尔思的绿色建材化工厂(以下简称佳尔思厂),来自四川渠县的10余名工人(其中8人为智障人)三四年来,在这里遭遇非人待遇。在经过多年沉默后,周边邻居向新疆都市报讲述了他们看到的场景:工人们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工钱一分都领不到……8 j& g4 v! U& P0 \8 q
6 Y7 l* `8 A' P: D; `% h+ _% @8 [
12月10日,在报料人指引下,记者驱车赶到库米什镇一探究竟。
9 B' V2 K8 x2 ]; {, x& Q
s4 q, U- e" w5 w8 c) H工人动作迟缓呆滞. m J) r. j8 k
! ]" r" K& P6 B0 k" d% W
10日中午12点多,一家石英厂的老板老王介绍,这里的工厂一般10月份就会停工,第二年的3月才会复工,工人每人每天工资最少150元,而佳尔思厂则完全不同:“一年365天佳尔思厂从来没见停过工,而且这些工人一分工钱都领不到自己的手上。”
* ]4 W$ L' f5 f, o0 _( v7 x" Z) [( L5 ?* e
中午1点,记者来到佳尔思厂,空地上粉尘没过脚踝,近20厘米厚。, o& U! Q& \6 L3 k( C5 ~1 O
) W- G7 R& L" v5 I5 x, p距佳尔思厂的粉碎机器10米开外,堆放了大半圈约3米高的做大白粉原料的石材,爬上原料堆,工人们工作的场景清晰可见。一名身着红色破夹袄的工人,将榔头举过头顶,砸向三四十厘米见方的原料石;装车工呆在一边,看石头被砸成小块后,弯下腰一块块捡起,转身扔进手推车。不远处,有工人推着手推车,将原料石运到机器旁。
0 X* m8 J) ~. B# y9 \9 a$ [, j
3 |4 w9 \- U2 @工作区域内,除了喊号声,没人说话;工人们的动作迟缓、呆滞。' [, A/ P& z, R
9 H- }6 G" N# ~* H8 Q) x从中午1点一直到下午5点,尽管午饭的时间早已过了,但没有人喊工人们吃饭。% w% N3 C0 E, B1 k6 c1 N
" {. t! x3 x3 o$ K" Y) O2 T工人来自“乞丐收养所”
% d+ J/ L1 W' {& Z* `
0 H. L) Y5 {: t( i' e" P! @; h/ L5 W记者靠近拍照时,被一名工人发现,他含混不清地大叫一声:“老板,有人照相。”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采访,记者快步回到旁边的院落。晚上11点,记者再次来到佳尔思厂。白天停歇的机器开始运转。除了穿红衣的男子,还有4名工人在重复着白天的工作。当晚,机器声轰鸣了一夜。! N7 ]3 o% B, M7 y
& E1 _& t# H6 l6 F" H第二天中午,记者来到佳尔思厂外观察时,被老板娘发现。记者亮明身份,称因为有人举报这里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拍照取证。听记者这样一说,赶来的工厂老板李兴林放下心来。当记者质疑工人防护措施不足的问题时,他主动表明自己手续齐全,与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也称四川省渠县残疾人自强队,签订过用工协议。7 e' Q9 z7 U0 @ O. W- V, Z
: k5 m) \$ s- Z! U李兴林说,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的负责人是曾令全,“他组建了乞丐收养所,并向全国输送工人,让那些无法自理或是没有生活保障的人能够自力更生,打工赚钱。”+ }3 p% K! m$ j. L4 q
$ _. O! j- ` _' X随后他出示了一份签订于2008年9月9日的《劳务协议》,协议甲乙双方为李兴林和曾令全。规定甲方支付每人每月工资300元,如果甲方丢失乙方队员,每丢失一名赔偿1000元。
+ Q: T' \ j8 l! v$ q
4 a8 M$ [5 Q r! o“我前前后后已经接过来了30名工人,有些当时看着有劳动能力,来了什么活都干不了,就又送回去了。”李兴林说。
" F9 W6 Q& t8 K- i, y% A; x/ }& w' \6 ~2 v% u, a0 d- _' a
工人与狗同食一锅面
1 N! W& k3 y! P8 S9 i: V- b" A8 @1 r9 e: j; f' h' d4 K: I) J: W/ F
问到工人们的生活状况,李兴林带着记者参观了淋浴室,并一再强调工人们不爱洗澡。厨房一角堆放着24棵大白菜,桌子上放着两尿素袋挂面。+ K: I1 G N, {
; I# d7 j& j" X$ {, J
李兴林带着记者推开工人们住的房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冰冷而简易。5个房间,每间摆放着两三张床。或用木头拼搭,或是简易的钢丝床。
3 H$ {0 Z4 `2 T" ]) o# [! N3 }: b& a( ^" N1 `) A
记者推开另一间宿舍,上夜班的工人刘双辉正躺在床上。被问到是否领过工钱,已经干了4年活的刘双辉低下头搓着手:“还没跟老板说呢。”
9 D3 ?+ A' D9 R( x0 c5 u. ?1 S/ N0 L9 I9 ]( {' X
趁着李兴林与摄影记者相谈正欢,记者来到在工地上。鼻子上挂着片烂布的黑龙江省望奎县人王力,40岁,是工人中与记者沟通最顺畅的。两年间他跑过两回,也被毒打过两回。“第一次都快到托克逊了,被他们开车抓回来了,想跑掉是不可能的。”
' a+ d$ X! N( t; m5 \( U- S `/ h/ E8 c! ^5 B' H! C2 |
正在搬运成品的彭根贵(音)面对记者的问题,重复着这几句话:“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反厂里的规定,就不会挨打。”“一般情况下,我们干不动的时候,就有肉吃。”“一般情况下,只要不逃跑,就不会挨打。”3 m0 Z2 u7 R) V7 q. ~; F
3 c5 |& b$ g+ p7 b! P# s% u
中午2点,工人们被老板唤回来。老板娘喊了几遍“吃饭!吃饭!”有人端着白花花的面条高兴地跑出屋子,蹲在墙角直往嘴里倒。“今天的要好点,今天的面里有油!”盛面条的大铝锅放在地上,老板娘一勺一勺舀给工人。两条狗进进出出,时不时把头抻进锅里,舔着面条。老板娘举着大勺,冲狗叫了一声,见狗并不离开,也就不再管了。
, T( p: `+ x( w( _" _3 A7 ^0 X9 W) Y9 G
派出所:如有问题会调查
+ z6 I* m: [) _+ h B2 y+ a ]+ \0 U/ ], {. |& J1 m% ]9 b5 I3 m
离开佳尔思厂,记者向库米什镇派出所反映情况。派出所副所长付昌民说,派出所也听说过佳尔思厂,并去厂里查看过,但厂老板称与四川省民政部门签署过用工合同,就没再过问。“如果他们签的协议有问题,派出所会去调查落实。”付昌民说。
# X/ q* [7 D' B$ p q8 s) Z' ?
2 G$ Z( I6 g" | S- [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四川省渠县残疾人自强队)是个什么单位?记者多次致电四川省民政局,由于是周末始终无人接听。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据《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报道,2006年湖南耒阳市因一名无名乞丐的死亡而牵出过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经警方调查了解,这个收养所是靠收集并控制众多残疾人做工牟利,该乞丐是做工时被毒打致死的。" S! O) `* F3 K4 s; H) P4 P' Y0 F
& {1 ^4 o, ~3 z* V% t! l3 T! O返回途中,记者联系了黑龙江省望奎县公安局,试图找到王力的家人。但查询后的告知,与王力同名的人有上百位,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很难查到准确信息。
! J* n" `( b5 V. B+ [4 r" j* L5 u!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