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8-11 16:59:32
|
查看: 531 |
回复: 0
现在一件很时髦的事就是批中国教育。
7 h! T/ Z6 X. L2 c' z' U+ x+ y- |. X j4 S& Z/ A2 S" ~
不管高考帮助了多少寒门子弟改变命运,它都是毁人不倦的罪魁。这是真理,你要反对就是找死,就是对民族的未来不负责。
2 G5 O3 |8 { s
! o# P+ s) D) j 更有甚者,为了干掉万恶的高考,好多新时期的教育家还发明了很多号称很素质、其实沦为当代孩子沉重枷锁的新课——比如占据孩子太多业余时间的各类残酷的兴趣班。万幸啊万幸,俺小时候只是忙于苦学科学文化知识,想必今天青少年要幸运且轻松,因此也很爱自己父母,没有将他们比作祸害的冲动。1 O q# ?% Z; e6 h, a) [) }
6 V* X* u1 A8 r! g! k6 L 但替青少年操碎了心的教育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进行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卓绝努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5 P3 {. q0 _2 O. `+ m1 m3 v
$ q9 z- }) h; e1 O. ?+ U8 K/ h8 o 最近,在教育家的努力下,中国当代教育又添新罪证。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结论很熟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r, C1 {. X8 `" c
+ z" ~. o) q( @: ?9 m/ n 教育家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了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2 Z4 E, d4 a' I4 I c' ?% ]# ~7 o4 P/ M1 g6 J
了无新意且令人绝望。 C5 B" D% Q7 n* u6 W
6 o& a4 j+ U$ X& Y2 s6 O
在整个教育体制没彻底变革的前提下,家长们真将孩子当狮子放到盛行丛林法则的中国当代**,还没呲牙,估计先被老师加权贵一起给灭了。+ F$ e6 ~9 H; ?: ~/ H- V
" [2 U1 D$ i+ c
其实,现阶段中国无法撑起孩子们想象力的天空。* z- r9 ~3 A" d, W0 S9 s
* r4 |1 Q9 e1 s9 p& _! u
老师不能。这些人都是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蛋,根本没有受过创新教育的训练,而且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其一切职业荣辱都与成绩牢牢挂钩,孩子上学只有一件事就是想着取得好成绩,可以将想象力用于写作文撒谎迎合主流价值观上,其余看不到更多用途。, w" S7 m2 M; w6 D+ o
A& o# _0 ]2 [! b Q7 m 家长不能。他们大多知道转型**竞争之惨烈和上升通道之狭窄,如果自己没混好,为自己孩子将来能在拼爹盛行的**中获得更多生存空间,必须逼迫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光放飞理想的翅膀,仰望星空,你以为自己是鸟人——能飞啊?
0 [0 L, V7 L- F+ ~' J" v8 F7 g6 y. ^8 p) T: s0 S g$ a2 B
经济不能。中国制造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山寨成风,市场创新主体得不到国民待遇,急功近利严重,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法规不少但难以执行,企业更需要工程师而不是发明家。) u- l- r2 e/ _" h) {' Q
& m5 l+ G/ r! D( G) z
**不能。中国**评介体系是文凭大于文化,关系大于能力。有想象力不如重温下民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想象力可以在生存无忧的前提下用于个人爱好,**真不怎么需要——你也就理解了自古以来咱泱泱大国为何奇技淫巧盛行了。现在有干部都向党保证娶小三了,多有想象力啊,还有什么不可能——简称我能。) q1 @' f0 M" L$ u
( G/ u$ e; j- M4 M( d3 Q 文化不能。自古我们都盛行中庸之道,奉行皇权无比喜爱的温良恭俭让,连老拿出来吹牛的四大发明也基本用于奴化人民、怀柔远夷、取悦龙颜,与推动**经济发展没直接关联——有关联也是结果而非动因,且疑似特爱祖国的人后来苦心孤诣地赋予的。
8 l5 n9 Q k2 \! w+ l# r7 ^, o( e
托改革开放的福,近30年不少同志敢为天下先,在**经济文化领域的确靠天才想象力作出了丰功伟绩,但不幸的是,当代中国体制转型进入深水区,公权力对微观经济干预加重,权贵资本主义阴霾浓重,利益集团固化加剧,成为扼杀创新文化的痼疾。6 R! r8 j ]- C; ]1 O
& l5 t6 ]. d) n' m9 U2 g 我没有刻意得出当代中国想象力无用论的结论。这也不是鄙人愿意看到的局面。
; C; Y6 l* _* P# l. r$ z3 v- r( ]% y! E( r
5 [) R8 O$ ? E9 f4 j9 X( a 我的真实意图是:由于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仅仅痛批中国教育是于事无补的。否则会播下龙种,收获跳蚤。7 m" Q" W8 a. z5 ~
9 F* ~9 c) \! o% ` 即使教育界有识之士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忠于教育规律,尊重孩子天性,倡导创新思维,理解尊重培育其想象力,并助其意外成才,也难逃为西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学前班的结局。目前,中国流失西方**的中国精英已位列全球之冠——事实胜于雄辩,其中究竟可为镜鉴。" z4 S! O7 y) |; K y2 ]7 i8 h
( d4 K6 X4 O$ ?6 U* a 一个盛行的逻辑是: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事实上,首先应下手的是:整个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良,进而带动整个文化系统的彻底嬗变。
" u4 t! f# W8 N3 n: v' j
. M ^& {- W1 t) S$ S1 ~) P 只要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每个人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展开博弈,能力至上的评介体系得以回归,教育总是产生高分低能的废品,何以徒存?——顺利变革自不用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