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在天 唐山
发新帖
王佳      

收听

听众

主题
发表于 2010-7-10 12:59:09 | 查看: 442| 回复: 0
令上海当局吃惊的是,北越人策划在尼克松访问上海的时候,在沿街的窗口打出抗议的横幅。此事被中国方面及时发觉,预先做足了防备措施。在尼克松到访上海期间,北越人受到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热情款待」,又是带他们到景点去参观和游玩,又是领他们去高级饭店美餐,哄得开开心心,总算避过风头。双方都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这可能是中越民间感情上最早的芥蒂......3 S. L/ t0 Z; E) q1 J

( C+ s, D  Z$ U: a3 x中越美苏四国的越战档案披露,当年中越秘密商定,若美地面部队越过十七度线,中国将出动陆军迎战。美国获知後不敢将战事升级。越南脚踏中苏两船取利,埋下中越反目祸根。
) u3 S% v& r. s/ d' L
. S: E: I, I# K& V5 H2005年四月二十九日是越共攻占西贡(今胡志明市)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从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的 越南战争,主战场在越南本土,却将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国家都卷了进去,而中、美、苏这三个大国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恩怨交缠,敌我友互相分化组合。更有甚者,中越原是「同志加兄弟」的盟友,後来也一度变为兵戎相见的仇人。越战使越南南北方军民丧生约二百万人,上百万人投奔怒海,流亡他乡;美国军队死亡五万八千人、受伤三十馀万人。
7 h- _# `- b7 J8 X5 s6 v( z/ r% g, X8 N* q
越战结束後,有关秘密档案相继揭开,世人对这一历史悲剧渐渐有了新认识。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派遣大军赴越南参战,以为不这样做,就不能挡住「赤潮」,整个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亚洲,都会成为**的天下。然而, 当时的美国总统没想到,这场战争以南北越统一告终後,亚洲不但没有「全面赤化」,反而出现了北京出动数十万军队「教训」越南的戏剧性变化。中越这一仗标志著冷战思维破产,新世纪国际**告别了两大阵营平分秋色的局面。
; A8 S. [' C7 s; B# R
  M' u5 v3 W- |' L3 ]6 N中越两个亚洲共产大国为甚麽会从「同志加兄弟」变成兄弟反目、兵戎相见呢?这场战争到底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近年陆续解密的东西方有关档案,提供了解读的关键 。
  p: k7 z* C" [8 u: @: S3 n2 g# R2 Q
4 {5 Q* ~+ Y& t7 S. B7 N; b& Y苏联秘密档案曲线曝光
7 G9 C# z3 i( |/ b. N: Q! M+ u# {4 F  x- x) e' \+ `2 Y6 \
这些逐渐披露的资料有许多是从苏联解密档案中辗转取得的,其中数据不少属越南国防部和中国有关部门的高级机密资料,它们掩藏在铁幕之後、尘封已久。原来,当年越南政府周旋於中苏争拗之间,一方面,不满中方阻碍其与苏联交往,但也不愿得罪中国,失去中国方面的军援 ;另一方面,又日益亲近苏联,每与中共**会谈,会後常将有关情况通报苏联。另有一些绝密资料,来自美国的解密档案。至於美方如何得到这些情报,至今仍是个谜。内中是否谍影幢幢不得而知。# H4 C7 _7 V9 }3 L

9 h/ A/ W. w9 F' b' |不少资料是首次公之於众的。例如资料披露,一九**年十月,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外长陈毅元帅、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等人赴河内,与越南主席胡志明、总理范文同 、越共总书记黎笋及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爱国战线主席苏发努冯等举行秘密会议。当时三方商定,如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一旦美军越过北纬十七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参战。一九六五年四月,越方正式要求中方派 遣支援部队。一九六五年六月九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开入越南。从此起至七零年七月,与越军并肩作战,浴血战场。5 ^4 q- }, l" v& N, I4 M

$ w2 E/ J- B7 ^* o7 t5 U+ A其後,这一「机密」,由中方通过英国间接转给美国,目的是通知美国:这是底线,不能打破。
/ |2 v1 F$ T% t: H0 c" r
9 [2 {4 w$ V# o0 q) \  U3 U% O3 d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认为,中国的介入使美国政府谨慎地决定,不让地面部队越过北纬十七度线,避免了中美两国军队在地面正面冲突,否则,这场战争可能成为另一场朝鲜战争。
/ y( Q& X5 @) C# r5 j$ C4 s; Z+ Q$ b, P0 q0 m9 R( l" }
中美苏三方都不是赢家9 Q9 ^1 a  y, |! `. |

! H& d; T/ U$ k8 u, T李丹慧还指出,四个三角角力的结局是:中美苏三方谁都不是赢家,只有力量最弱的越南获得实际利益,实现了民族统一,并利用大国间的矛盾,藉助苏联实力提高了自身地区性大国的地位,从而走上了联苏抗华,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
/ D5 T: S) x8 r' a0 X  @5 H% D' W  [  E- ^, f, H
在中越两党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恩仇记」中,两国**的个人意见有时左右了局势,深化了矛盾,加上两国之间历史上从属关系遗留下的成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利害关系,更使积怨日深,以致连蜜月时期的频繁交往及好话说尽的外交辞令也无法消融这些嫌隙,最後使关系迅速裂变。* S1 ?4 H. g3 m$ W* h# z' v. ]) ^

1 S7 `+ ~$ S2 ^* g- i6 W共产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往往可由两国**的言辞交锋中寻出。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提供了一批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就有根据俄国解密档案文件英译的中越、中老及中柬**七十七次谈话的珍贵记录文本。中国学者据此向越南学界覆核其中一些资料,加上注释,除选出一部分译成中文首次披露外,**部分则引入各自相关论文中。. q3 g$ T, ]+ O- ~
  T: p( `# }' f( e
会谈记录显示领袖性格  L9 Z. h6 K, x1 C# G, Z' J4 c
/ z8 Z9 n) w- u3 n6 }' e) R' s  W4 X
这些谈话记录了一些事件的蛛丝马迹并再现了领袖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譬如伟人经常谈笑风生,以幽默口吻议论天下大事,其个人意志乃两党两国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他主导了这种变化的趋势,也因此影响了东西方冷战的格局;邓小平则坦率直言,对越南方面的「误解」敢於不留情面地指出,从他的谈话中正可领悟,七十年代末邓决定「教训」越南原来早有伏线;而周恩来的耐心细致,坚决贯彻伟人的主意,似也可略窥一斑。越南方面除黎笋外,参与最多会谈的就是刚於上周逝世的总理范文同。这些谈话记录将为研究两国、两党的微妙关系提供新的历史证言。) `5 U5 U" W& g. R" z7 a# _1 n
4 g8 V- w# D0 C7 k0 q
东西方学者反思越战# B( r9 v. S7 x
$ L& E( }; b/ a0 L6 I. V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有些学者正对发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这场战争,进行反省和总结,而今年一月十日至十二日,以亚洲地区学者为主、议题是《关於中国、东南亚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新证据》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也在香港大学举行。会议由港大历史系、亚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和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越南、美国、俄国、挪威的二十六名学者。8 c1 X8 h: h7 L. ^

% {: Q( R  d. }3 ]+ c0 d: a6 J参与这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大都是中青年研究家,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室等「智库」。他们从**、军事、外交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并根据美国、苏联解密档案、越南有关文献和中国有关资料、档案,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秘辛, 同时阐述了许多新锐的论点。例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李向前在《越战与一九**年中国经济**的变动》中,提出了新论点,指出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也对越战起著无形的催化作用,为越战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作出恰当的定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社区门户-石家庄OK网 ( 冀ICP备04007985号 )

GMT+8, 2025-5-17 10:30 , Processed in 0.041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