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7-15 18:30:09
|
查看: 380 |
回复: 0
网聊依赖症) Q* H- x* {! f0 w
1 ]/ i: _# ?+ f" @6 F
心理专家称,这是典型的“网聊依赖症”2 J+ C$ s5 F$ P8 F6 b& O* K- P- n
& A. { P& l$ k* A
对照七大症状,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病”# J* w' K* d! S7 G( R' \
; j- U# b, K+ J
同在一个屋檐下,有事“话都懒得说”,只用电脑聊QQ,发短信。上周,一对夫妻就因此闹离婚,双双到心理专家咨询。专家说,这是典型的“网聊依赖症”,已是不少年轻白领的普遍问题。记者 张一叶/ G: k! V$ T7 W$ H! e+ B
' N( q! k& x% a3 K8 W 发短信喊老婆倒水
8 ^5 ]6 d8 V/ G! S1 ^$ V: e, s- U) W1 E5 M$ S! v8 ^4 c# q1 j
上周六晚上,家住渝中区大坪正街140号的杨敏在自家客厅看电视,茶几上的手机短信声响起。
% l& J0 S5 l( r& F$ ], k
" a4 d% I! T9 d “帮我倒杯水。”短信是丈夫秦天用电脑发的飞信(一种可以用电脑发手机短信的聊天软件),他就在卧室上网。
\% q: ~: N' S, c* p' ?; [6 o
. f) _& e5 o- u5 M7 b" f! c “同在家里,有事不说话,却发短信,什么意思?”杨敏心里不爽,对短信视而不见。+ N2 S) C& T8 R3 i/ t- H
& R) `# q$ p, P$ H: v: r 少倾,短信声再响:“帮我倒杯水。没收到?”“你怎么回事?”丈夫连发两条飞信催促,杨敏更是怒火中烧,坚决不理睬。
6 H0 h6 H/ D* E% v) t- g$ t4 P Q5 n5 m8 ~
就在杨敏暗自生气的同时,秦天也满脸怒气地从卧室出来:“电视就那么好看?发了三条短信让你倒杯水都不动!”秦天认为,自己小小的请求妻子都不能满足,没尽到一个妻子的本分。
* z; a0 ~. L1 G
9 \! @! c3 p# S7 J. ]2 ` “结婚以前说不完的话,结了婚有事都不想跟我说话。”杨敏说,不知什么时候起,丈夫回家就钻进卧室打开电脑,除了吃饭、穿衣等必要的交流,几乎说不上一句多余的话;如果两人同时上网,哪怕是同在一个房间,睡觉、出门等必要的交流,丈夫也绝对是用QQ;如果自己没上网,丈夫就用电脑发飞信。作为夫妻,却不愿开口跟自己说话,她觉得,丈夫这是变心的表现。
& I% q8 ` h' O* m N, V% P3 T7 _5 d$ ^8 @. d
为了这三条短信和一杯水,当晚,这对结婚不到两年的夫妻俩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最后甚至提到离婚,之后陷入冷战中。* u: ]3 b! }* Z! F, ?3 F, G
. L5 n% b1 ]5 d! s2 n4 G! f
电脑交流渐成习惯
/ G6 Z* A: Z! F
4 f; M. g D$ V8 r$ f. t; R+ l 得知两人闹别扭提离婚,朋友们纷纷做工作劝解。杨敏的好友、南岸区交巡警支队的邓婕认为,两人都没变心,又坚持对方有问题,只好建议他们找心理专家疏通。
' B7 o& `$ N7 w V4 ^5 l$ S w
; ~+ L3 J0 C, B& K7 f+ a( o 本周一上午,两人请假,去了协和心理咨询所。所长谭刚强很快找出问题所在:33岁的秦天,是杨家坪一家装饰公司的主任设计师。平日工作主要就是用电脑做设计,哪怕跟客户交流,许多时候也是在QQ上完成,传图之后有意见立即QQ反馈后修改。秦天说,因为设计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需要个安静的环境。平时,办公室很少有人说话,同事之间就算有事,为不打扰别人,多是用电脑通过QQ、MSN、电子邮箱等交流。5 i% j4 y9 ]/ z) }# c
3 Z3 |2 m6 r3 w9 w q3 } 慢慢地,秦天习惯了这种不开口的“说话”方式,就算别人不在网上,有事也多是发短信,不爱打电话。不知不觉,这一习惯就带回了家里。# ^0 p0 q) i* ?% x; C
! P, E7 S7 g% r E: @ 网聊依赖症很普遍' `3 ~5 o) Y3 _; a
+ ^1 S: R: v* F) K" J, x
“这是典型的网聊依赖症。”谭刚强说,这种病症虽是心理学领域近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在年轻白领中并不鲜见。因为这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心理成瘾:因为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的介入,人与人之间交流便捷了,但许多人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忽略了生活本身。因为网络聊天有固定的表情等,无话可说时可用表情代替,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因此很容易受到网虫们追捧。严重的甚至只会借助这些工具交流,真正与人面对面时变得不会说话。1 [, {% P$ X6 T
) ]) j& c; I9 j7 l+ A$ `& w0 y9 l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 p2 C1 E; L! c0 B
, Q. q4 L$ f* d “网聊依赖症”七大症状4 {6 G/ s/ c/ Z! U: t
( J/ D1 S" \( r8 d: Q2 d- j+ s- { 1、不管有事没事,只要有条件就会开电脑,开机首先习惯性登录QQ、MSN。
7 j5 b) a( c4 G5 z+ `2 l, s, O2 J( i+ m ^) ~9 U
2、打字飞快,熟练掌握各种时髦网络词语,至少有5个QQ或MSN等聊天工具群。" K8 h8 w. x8 M: p- X
3 u, h& b# S# f- }8 L9 c+ c% m 3、要找人或关注别人近况,不是打电话,而是上QQ、MSN,要么在线聊天,要么进空间、上博客。
2 m: m* `5 e2 S+ G9 o: |: `6 I- D) W1 j
4、只喜欢打字,不喜欢说话。接到朋友电话时,经常会挂掉电话转到网上聊。就算在同一间办公室只有一步之遥,也经常用信息交流:“一起吃午饭”“好的”“那现在出发”“电梯口见”。( d5 t- l. Y6 _6 Q- }
, v2 F4 N4 F% j
5、在网上无话不谈的朋友,见面后不知道说什么。给朋友打电话,发现没话可说,但一天到晚短信往来无数。
0 I$ C& y9 e0 w! o* w
( X( [" i3 n' k9 Z8 s 6、心情一起伏,马上换签名,改资料或换头像,像得了强迫症。
) B- {- H$ s/ ?) R U/ Q' ]2 z x
2 v, F# Y/ K4 N: d# T* ]/ K2 Y 7、结识新朋友,先加QQ,不加等于不认识这个人。' _: C1 d3 L3 ~2 P8 N
/ |9 u& x G- q) i( g7 U( x0 |# g3 I “网聊依赖症”危害多
+ w n4 m( p& f: M& J2 Q5 h, r6 M& q# Z2 z$ y
1、语言能力退化,社交营养不足。
9 u% C5 ~, w; I8 u+ F/ h* e; c8 z' V& U2 T v- [
2、越聊越孤独,危害身心健康。
r5 a/ K; b& f, L [) Y' s2 r! @1 }2 [: c- @/ j
3、**病症:不久前,杭州道富信息科技公司白领小朱患上口臭,杭州市口腔医院专家诊断后认为,“网聊依赖症”是罪魁祸首:口腔就像一个房间,若长期关闭,就可能会产生异味。长时间不说话,唾液分泌不足,不能好好清理舌头上的残渣,给细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生长繁殖。
: E3 }+ D1 {3 i1 A8 J7 j
* S6 }( \5 F0 k& w 如何应对“网聊依赖症”
: m# r: h- ?; V7 T/ z# _8 F$ ]% S+ R
; N/ E+ Y) k* R( j! l2 v 1、强制断网,只要不是工作必需,尽量不开电脑。7 U- i6 h( V0 P9 G9 s
2 V- O3 l- F0 s8 o4 h; k
2、多参加**活动和朋友聚会。0 |. j( i6 @& H- y0 g
a/ x' _; F. n% e$ u. ~ 3、没有网络、手机等交流工具而烦躁不安时,用听音乐、看电视、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7 b: m$ g/ o8 B4 x+ M, d$ A
) a, [: N. V/ L8 l0 L& x!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