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8-13 12:47:11
|
查看: 503 |
回复: 0
8月9日,本报就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村王卫华夫妇六年义务赡养流浪聋哑老人一事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考虑到王卫华家负担也重,8月11日下午,井陉县民政局将老人接到了井陉县中心敬老院。井陉县民政局表示,将会帮助老人寻找家人,以了却老人早日回家的心愿。
5 ^, N) g" |0 F5 Y% q. _- G' C" E3 r" F8 C: p+ h2 }) y- ?) u, J# T
8月9日,本报就流浪老人张清良找家一事报道后,众读者与网友均希望老人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石家庄胜利北大街派出所的时警官看到报纸后也极为关注,特意在公安网上对“张清良”这个名字逐一进行了核对。时警官发现,根据资料显示,天津汉沽农场一村庄有位老人叫张清良,户籍资料显示出生年月是1951年,和这位老人年岁相近,而且,该村还有一位老人叫张清宝。时警官怀疑这位流浪老人就是资料上显示的这位张清良。得到消息,记者立即与汉沽农场当地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派出所民警极为重视,立即赶到村里去核实,经核对,民警告诉记者,该村确实有张清良与张清宝其人,不过均已过世。这个流浪老人和该村的张清良不是一个人。
* D4 S$ m3 K. [! ?7 Y/ X) o3 x0 h& N, x$ @' }( s: V
对此,王卫华表示,如果老人找不到家人,在无法安置的情况下他愿意继续赡养这位老人,对他像对待自己真正的亲人一样,尽量让他生活的舒适一些。# b. s# l D0 ^9 i
9 o; ?# C; Y- v* I. \7 i4 Z% G 考虑到王卫华家庭负担也比较重,11日下午,井陉县民政局将张清良老人从王卫华家接到了井陉县中心敬老院。! z, | T2 m% s7 n( ~- k9 {2 B
7 b" h% m: |" V) [ 8月12日上午,记者与井陉县民政局负责此事的吕主任取得了联系。吕主任说,敬老院会保证老人的吃住问题,同时民政局也联系了当地特殊学校的手语老师,希望通过手语老师与老人进行沟通,争取问出老人的家庭住址。吕主任说:“回家是老人最大的心愿,我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老人继续找家,争取早日让老人和家人团聚。”5 H0 P) G1 B% i$ p-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