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2-19 20:26:00
|
查看: 502 |
回复: 0
11月23日,美国合众国际社刊登消息称,“中国和俄罗斯就引进苏—33型舰载战斗机技术问题举行了谈判”。早在2006年年底,俄罗斯《生意人报》就曾传出消息称,中国方面对俄罗斯苏—33型舰载战斗机非常感兴趣。 9 L; X" r" F6 w) u# H
# z1 V2 b0 m9 i8 t: {* S
; U) l1 C- q) Y
5 L& L$ n* g. Q% V$ `/ D, |
然而,以上消息并未获得中国官方证实。% f- E! S" H- H
r" e5 c l9 u8 w3 V4 q
关于苏—33的传闻背后
( y0 J2 {% z4 I3 R8 b! e8 L: O' j/ V* o+ B
国际合众社在11月23日的报道中,引述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平可夫的话说,“解放军空军目前正在与俄罗斯苏霍伊飞机公司就三个新计划进行谈判”。
: c( y8 a/ \3 G+ Z, k0 ~7 g) O4 c5 V. V9 Q4 t# V
文章称,莫斯科的军事观察人士认为,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目前陷入最低点只是暂时性的。其中,第一个新的计划涉及苏—33舰载战斗机。来自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专家已经确信——中国将要开始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有消息人士表示,“至今,在苏—33舰载战斗机这个问题上,中国和苏霍伊公司已经举行了三轮谈判磋商,并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
$ ~. f5 n) ]% a) E
- x4 h1 \4 K; Z+ h1 h 国际合众社的文章称,虽然如此,这位消息人士并没有披露在这些谈判中已经取得的进展细节,仅仅证实称双方还将进行补充性对话。一位苏霍伊公司的高级官员证实,他们公司对中国方面购买苏—33整机或苏—33部件的意向都非常有兴趣,而且无论中国将要求引进生产技术或购买设计图纸,俄罗斯方面也都很感兴趣。0 x0 ~4 O* u; C5 I) @# e1 t0 W
. k) W5 ?. F- C5 d( }" f 平可夫认为,在关于苏—33舰载战斗机的谈判中,已经涉及到几种计划安排。其中一个主要的计划是:中国将先购买少量苏—33舰载战斗机,据称数量在10到24架,然后中国方面会要求引进生产技术。然而,中国的策略是利用一些苏—33舰载战斗机的技术,来发展以国产组装的歼—11B为基础的、属于自己的舰载战斗机。% S- T' d! l' Q$ @4 y8 @
: q* D$ R5 o3 `! y 以“中国引进苏—33”为主要内容的传闻已经屡见不鲜了。早在2005年的莫斯科航空展上,俄罗斯的消息来源最先透露中国对苏—33型战斗机非常感兴趣,这是一种以苏—27重型战斗机为基础的、经过大量改进的舰载战斗机。1 X( ?8 a3 R0 r* {" l* K3 t
, a% Q/ G8 I9 d8 w0 v1 T 2006年10月23日至27日,当欧洲海军武器展览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Le Bourget举行时,俄罗斯《生意人报》传出的消息称,“俄罗斯已经同意向中国出售两架苏—33型舰载战斗机,最终中俄可能会达成最多48架或50架该型战斗机的交易。这些苏—33型舰载战斗机的数量足以配备三个航空母舰作战群”。
' `- p. N7 O: `
z% i: j7 H" L 以上这些传闻,大多是语焉不详,无法证实其真实性和准确性。3 x2 S; A% N c9 q
9 r, \1 R, `/ l, J; e 中国的大型舰船建造与海军现代化5 u }7 k- t3 s; Q
7 S1 y0 E9 F0 E
“中国航母”长期以来是西方所关注的焦点。2007年9月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刊登长篇文章称,“中国正式启动建造‘特种大型军用船舶’(航空母舰)工程”。文章宣称,目前在中国内部关于是否需要航空母舰的争论并未影响到中国军队高层决定制造航空母舰的决心。中国的航母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先期制造工程已经逐一展开。综合所有迹象判断,中国航母的正式启动时间是在2005年,2006年迈出了具体的实际步骤。此外,中国购买了俄罗斯的整套飞机舰载助降、起飞设备,极有可能率先在已经翻修的“瓦良格”号航母上进行测试,这也是修复“瓦良格”号航母的主要原因。由于所有的俄式助降系统完全针对“瓦良格”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而设计的,因此在“瓦良格”号上进行类似测试,不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和改动。0 z: v0 p5 {% I. j8 v3 j" J
9 w* H6 P! l' g, N( S
《汉和防务评论》的文章称,中国海军航母的整体设计完全由中方执行完成,俄方并未介入这一设计工程。鉴于整体助降设备、歼—11的设备完全俄式化,因此中国航母的整体俄式化程度将是相当高的,由上述获得的俄式助降、起飞设备技术特征完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航母基本设计将是滑跃起降方式。
) N4 A9 i( N+ y7 X$ F
: Y3 \+ g, f7 I+ L: T 对于歼—10战斗机是否上舰的问题,《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称,歼—10迄今并未被指定为上舰战斗机,因此在“中国版苏—33”舰载试验机正式制造之前,可以将歼—10用作测试助降、起飞的工具,因为两种战斗矶使用相同的AL—31F发动机。歼—10是否是一种适合上舰的战斗机在中国海军内部有所争论。由俄罗斯航母的发展经验判断,初期阶段选择一种多用途战斗机上舰也是完全可能的。由选定歼—11舰载型上舰的举动也可以判断,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应该大于5万吨。
( g. V4 a5 v; y# h- F2 Z8 Y* D6 l. t% X2 G- Z) x# t3 H8 g
最后,《汉和防务评论》还在文章中预测:而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从安放龙骨到下水用了5年时间,2001年才编入现役,由此可见航母的建造与运用非常复杂。因此,中国航母的正式生产最有可能在2009—2012年期间开始,2013—2017年之间完成,海试时间比照“库兹涅佐夫”号和“戴高乐”号航母的状况,中国航母真正具备实战能力,可能已经是2015年以后的事情。
% E* _# t8 V6 o. b. N2 c j, J; F9 h: T5 s4 [ n* X5 W2 b
对于有些海外媒体对中国航母发展进程的异常“关注”,许多中国学者呼吁,一些西方人士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看待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要抛弃那种早就应该扔到历史垃圾堆里的“冷战思维”,彻底摘掉“有色眼镜”。
, O/ V* F9 [, {7 L" `2 M3 E, W# l0 [8 p# z- f' r# Y1 f
11月初,中国国内有媒体转引外媒报道称,美国报业巨头麦克拉齐报业集团(McClatchy Newspapers)在11月9日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公众推动建航母”的文章。文章称,拥有航母不仅激发民族自豪感,它也确实有助于中国的军力投送,保护海上贸易和海上能源运输的安全。报道引述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徐光裕(音)的话说,“建造航母可以提高我们的国家自信心,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应该与其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相适应。”中国建造航母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 E% J( b) j4 T9 y
% ?. f3 v/ x7 Z4 s! r; _ 目前,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独中国还没有装备航母。美国海军现有12艘航母正在服役,其中9艘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达到10万吨级。全世界至少有8个国家的海军拥有1艘或2艘航母,其中包括印度和泰国。今年8月,中国的邻国日本也下水了一艘事实上的直升机航母,该舰可搭载11架直升机。
$ ^8 {4 p8 s7 j1 X& b
. T+ Z* e* k0 v 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国努力促进海军现代化,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国一直强调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K4 \( E5 O1 K. Q4 V6 g1 C
/ o* H0 W% J+ b, p8 O5 |. s
国外推测未来中国“特种大型舰船”的可能类型
/ E5 {& w' h- Y8 f# g5 \: [; n) p( a7 c$ m( d3 h5 V# S, ^
对于未来“中国航母”的类型,一直是西方媒体和防务人士猜测的重点话题。
) B) n* Z0 B" N/ ?: W% x
4 a1 v* q! |. L4 u 大多数人士认为,“中国航母”可能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5万吨左右的常规动力航母,第二种是直升机航母或轻型航母,最后才是核动力航母。
8 g/ g9 M# A% _$ O
/ l) Q6 }2 L$ ?& R4 R: B' ` 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就属于5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 I: A) }/ V- m9 k
9 P/ }! A0 l' U8 N# W “瓦良格”号属于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在俄罗斯被称为“可携载战机的重型巡洋舰”。该舰是中国在1998年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手中购买的,并于2002年交付中国。
0 Q- [4 P$ z- ^, a! R! j! i5 m6 k- R' [- w/ {
该舰的标准排水量为45900吨,满载排水量为58500吨。其长度为304.5米,宽为34.4米,吃水深度为10.5米。“瓦良格”号航母可携带苏—33型舰载战斗机18架,其它舰载飞机还包括4架苏—25UTG型飞机用于训练、15架卡—27型直升机和2架卡—31型直升机。: s1 ]4 g$ z/ j7 f
4 k2 g; T1 v' C+ v9 e9 `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安德鲁·埃里克认为,从最基础的角度看,虽然中国方面已经能够建造一套常规动力推进装置,并能够在重新修复后足以使“瓦良格”号航母正常航行,不过看上去中国不太可能去仿制一艘相同的航空母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并不容易,而且速度并不是很快。$ E( a$ b0 I1 c) E9 P
8 A+ F% P! }) D
不过,埃里克认为,部署一艘类似“瓦良格”号航母的中型常规动力航母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一艘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如果没有其它友好国家的港口可以停靠,或者没有一支机动的海上补给船队,那么中国的航空母舰也不能在远离中国大陆的海域执行作战任务。从后者的角度考虑,解放军可以正常地在海上执行再补给甚至维修任务,而且很明显,他们也可以从其它当前已经部署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海军训练中学到相关的知识。无疑,中国正在仔细地观察着印度海军购买、并最终部署到印度海军的前苏联基辅级垂直短距离起降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 U2 b0 m& N9 w1 C: t; n2 T5 N, Q- @" K2 P. A1 g, e; V
此外,来自俄罗斯Nevskoi设计局的权威设计师认为,“瓦良格”号航母仅仅只能用作测试,至于配备实战是不可能的,这艘航母内部被破坏的程度,同时严重的金属疲劳导致“瓦良格”号航母将不可能真正作为实战航母服役。' J0 w4 P y3 L0 e; {
0 z/ O, x6 Y% c$ i" G 埃里克教授认为,考虑到资金、技术和战术等问题,一艘排水量在10000—20000吨的直升机航母或轻型航母比较适合当前的中国海军。这种直升机航母应该能够搭载大约15架直升机。该型航母的技术障碍很小。“中国发展直升机航空母舰的机会、资金和技术都已经成熟。因为超级强权已经环绕中国的外围,而发展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紧紧抓住发展直升机航母的机会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9 P$ n+ K# D g: j; q- ?
; F) _4 L5 K+ v- l
至于核动力航母,《汉和防务评论》认为前苏联未完成的Ulianovsk号核动力航母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意义。: K4 f: i, w/ a" g0 ?
U& m u" u1 {1 w9 c4 J
1983年,前苏联在“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基础上,作出了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正式决定。这一决定事实上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作出的,几经起伏,Ulianovsk级核动力航母正式开始设计,当时一共计划建造4艘Ulianovsk级核动力航母,第一艘在1996年服役。该舰的基本结构事实上依然是“库兹涅佐夫”级的,只是追加了核动力反应堆。Ulianovsk号航母长为323.7米,宽为39.5米,吃水深度达10.7米,因此外形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略为大型化,满载排水量79758吨。至于外形设计,二者是非常相似的,都采用滑跳跑道。但Ulianovsk级核动力航母被前苏联海军定义为真正的航母。该舰装备苏—33舰载战斗机27架,还配备苏—25舰载攻击机10架、雅克—44预警机4架、其它各式直升机29架。全部成员3800人,航空人员1500人。: _! ?1 h9 W1 r; D+ E) m6 H
+ R3 ?' k1 e C+ `7 Y& D& y 不过,Ulianovsk级核动力航母最终还是半路夭折。该舰于1988年11月25日在黑海造船厂建造。1991年11月外部船体建造完工,1992年2月被解体,当时该舰的整体工程只完成了45%。6 f( C; f; @8 M8 O
# Y _ i& J% v: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