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在天 唐山
发新帖
王佳      

收听

听众

主题
发表于 2010-8-9 18:40:41 | 查看: 407| 回复: 0
2004年2月,一位年约六旬的聋哑老人流浪到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村,在王卫华家一住就是6年。在这6年中,王卫华与家人将其当成家庭一员,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尽管这里有着家的温暖,可随着年岁增长,老人想要回家的念头却越来越迫切。8月8日,记者来到北防口村,见到了这位老人。9 I1 A9 V$ v3 L( g3 a# P( k

+ y) x; w4 g6 @' `+ X. v, c( I4 u■讲述:
! H7 L2 D9 G: S/ Q  i) J$ t2 S" B
. V  w- r: M+ |8 i6 M& ~. y六年如一日照顾流浪老人
; L$ ^: N1 X* F0 K6 |% D1 o- T5 |' _0 o" H  Y( G& N
  老人高约1.73米,有点消瘦,精神头十足,看上去非常健康。
& e! \( z5 [" g# U( O5 V! c/ i0 P( H8 ?( R% u- \
  今年35岁的王卫华告诉记者,2004年2月,他们正在盖现在住的房子,为了照看工具,他们在工地前盖了一个小棚子。一天下午,老人背着一个装有衣服、棉裤的包袱来到小棚子跟前,在旁边住了下来。那时天非常冷,吃饭的时候,王卫华的爱人估计老人饿了,顺便给老人盛了一碗。饭后,老人来到工地,默默地干起了零活儿。看到老人无处可去,王卫华夫妇就让老人在小棚子里暂且住下。在盖房那两个月,老人就在工地上吃住,愿意干活了,老人就给工人们打打下手。房子盖好之后,不忍老人继续过流浪生活,王卫华夫妇就让老人在家里住了下来。. Q( y$ N. o' i1 l) J
( z# E6 H* ]5 j
  王卫华说,刚开始,村里人看到老人老实忠厚,曾有人请他看过果树,放过羊,但每次过不了几天就会跑回来,说自己做饭不好吃,吃不饱。“不去就不去吧,家里多双筷子的事。”王卫华笑呵呵地说。1 X, Y/ F% v6 n2 \9 O3 p! S

( x6 Z. [* T3 Y3 g7 A7 G; ^4 c■村民:5 [7 H7 k, a2 c  ~
% p  B! @2 r- X' h# K% p& L! n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 K& l2 M% @* d* g0 U( Y4 b5 ~+ m! m& O, X1 m; o& ^
  记者在王卫华家看到,老人和这个家庭已经建起了深厚的感情,像一家人无异。王卫华最小的儿子也亲昵地叫“爷爷、爷爷”,不时地会赖在老人怀里撒娇。
% M; b  s  t' s# l: H; v' X( C! M
3 i* S/ b0 s$ q+ n8 c4 Z  据王卫华说,老人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地里的活儿样样都会干,而且干得特别好,有时候他觉得村里谁家农活儿干得不好,还会在旁边“咿咿呀呀”地指点一二。“这家人心地很善良。”北防口村村民告诉记者,“王卫华家有三个孩子,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父亲今年也已73岁高龄,但是两口子将聋哑老人照顾得很细致。”: N% ?! u6 N" _5 T0 n8 L7 m

+ m6 ^0 j; f+ X* w" E0 w0 p2 P■寻家:9 @6 N# q, w- F! W' H7 m5 {6 U
2 z$ e' q6 Y: R" G4 x6 h: X
夫妇二人多次找寻未果
) b3 c$ q+ U0 X) H. d! _. x6 @0 e$ B) B/ k4 u$ J, ?
  尽管在王卫华家吃穿不愁,老人始终没有放弃回家的念头,随着年岁增加,老人回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王卫华夫妇说,知道老人想回家,他们夫妇俩为此没少奔走。老人会写字,之前老人一直在纸上写“北京天山”、“张清亮”等字,他们怀疑天山是老人的家庭地址,一直托北京的亲戚朋友打听,始终没有找到天山这个地方。为了帮助老人早日找到家人,他们曾向公安部门求助,将老人写出的名字从公安网上调出后打印下来,拿回家让老人辨认,但老人都说不认识。6 O+ H$ z. {6 r' r

: R8 ]+ F" \  h9 V- K( m  一次他们发现,北京市密云县一个叫“张清亮”的人和老人长得很像,将资料拿回家,老人也说这就是他,他们以为帮老人找到了家,几经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张清亮”所在村庄村委会电话,电话接通后他们似乎被泼了一盆冷水,密云县那个“张清亮”一直在家里,没有失踪。
+ P; K& U7 J/ X0 b0 p  r+ }9 O; v9 |0 z( C: b3 `% n
■老人:“我很想回家!”
1 O4 S2 d- [: X9 U* [; P/ m& n9 j1 s
  8月8日上午,记者用笔与老人进行了简单交流。: y. V7 F8 [, s8 A# D( M
8 A; u; @. ]2 {3 X/ e* g
  当记者问老人叫什么名字时,他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张清良”三个字,接下来又写了一连串人名字:张风山、赵文兰、张风荣、张君兰、张清珠、韩玉兰、张子林、张清玉、张清宝、李建生等。有时候老人不会写,就用手比划。按照老人比划,他们可能有弟兄五人,他是老大,**分别为老二张清珠、老四张清玉、老五张清宝。其中老人写下的名字中有一位戴着大盖帽,肩膀上有肩章,应该是一名军人。! b4 e7 f* r/ W* S' k8 X

8 [3 L1 f6 u6 V% n& K  尽管写出了不少名字,但是老人无法写出家庭地址。而是用笔在纸上画了一幅图,图上有山、有树、有高压线,房子在山上,附近不远处有一条大路。“我想回家!”采访时,老人非常着急地向记者比划说他要回家,希望能尽快送他回家。
9 E+ H, m, q+ m6 h* e/ i/ K* G
0 i5 e# M6 M' {& ?* a  如果您认识这位老人,或者知道与老人有关的线索,请致电本报热线96669。
( Z+ _2 M3 n(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社区门户-石家庄OK网 ( 冀ICP备04007985号 )

GMT+8, 2025-5-15 08:47 , Processed in 0.0410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