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9 17:25:07
|
查看: 792 |
回复: 0
下午15时30分,两人赶往乌鲁木齐市北园春蔬菜批发市场补充一些菜品,又辗转来到当日的第二个售菜点——嘉华园小区。摊位刚刚摆好不到5分钟,就已有40多位居民排队等候买菜。
/ R% X# @' S% I( C, A
% M# x( p- P6 }) s凌晨6点半,当绝大多数乌鲁木齐市民还在沉睡时,“卖菜哥”司德华和魏刚已来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货。经过3个小时的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后,二人驾着两辆满载蔬菜的面包车来到当日第一个售菜点——新洲城市花园小区。蔬菜还没搬出车,早在此等候的居民已经开始自觉排队。
5 y2 B# h" ]5 g: @! U; t; N
8 k6 {* W2 y; ]! G “卖菜哥”不仅在该小区很受欢迎,就连周边小区的居民也闻讯而来,生意十分红火。下午15时30分,两人赶往乌鲁木齐市北园春蔬菜批发市场补充一些菜品,又辗转来到当日的第二个售菜点——嘉华园小区。摊位刚刚摆好不到5分钟,就已有40多位居民排队等候买菜。
* J5 T0 z5 a3 Z0 I+ x7 T1 e- n% z
7 R& g0 B/ h T直至华灯初上,两车的蔬菜均已售罄,司德华等人才开始整理物品。他们猫在车上,仔细清点一天的营业额,除去饭钱、车钱等费用,每个人分到手80元钱。 6 q* x5 e& W0 R- T6 V6 r* D1 i
8 D5 \( i1 E% f" S: b0 }' X2 K7 g两个月前,司德华和魏刚还不是“卖菜哥”。还是一名服装销售商的司德华在一次因为质疑青椒的每公斤8元“天价”和菜店老板吵架之后,便开始了对菜价的调研。他发现一公斤3元多的青椒从农田到餐桌上,要倒好几手,菜价翻倍地涨。此后他便萌生了自己卖菜的想法。他们从批发市场将菜直接拉到居民跟前,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他说,这就叫“face to face(“面对面”,直接营销方式)” 。
2 b: A0 m( @8 M, k2 W* o
# R3 g& _! J: @% j4 U2 t“其实我也并不傻,一天这么辛苦只为赚几十块钱吗?当然不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引起重视,真正把菜价压下去。”司德华说,粗略统计,1个多月来,他们的顾客超过1.6万多人次。司德华梦想着有一天能通过努力,成立一家拥有连锁店的蔬菜直销公司,继续销售他的平价菜。司、魏两人坚持卖“廉价菜”得到群众的欢迎,却也因影响了周边售菜点的生意引起不满,要找物业反映。社区考虑到他们的做法深得民心,也没有牵涉占道经营及卫生环境问题,因此表示“既不鼓励也不反对”。司德华也表示,他和魏刚都希望把这件好事进行到底,“不过,还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准。”
3 m) v" V' l/ c7 H, P+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