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3 17:51:04
|
查看: 781 |
回复: 1
美国国防部25日发表了《2009中国军力报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胡昌明认为,这份报告无视客观事实,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横加指责,渲染所谓大陆对台“军事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0 r- t, E+ B+ O1 @
. `' Q2 l, ~/ R+ w/ J: z5 @ 美国《中国军力报告》涉台部分如下,这些内容充分反映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两岸统一的狼子野心。
9 H, v; z5 V( z5 h- U 第五章 解放军现代化和台湾海峡的安全% T& O! C0 A$ L% [1 n7 x+ d* B3 X
台湾海峡的安全态势,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美国三者之间最大的关注点和互动议题。解放军已经发展并部署了足以对台湾地区进行逼迫或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武力手段的军事能力。解放军的提高对台湾地区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由于投射能力的欠缺,解放军无法跨越100海里宽的台湾海峡,这也为台湾地区的”海岛防御”带来了自然的地理优势,此外台军的技术优势和美国采取武力干涉的可能性都是台湾地区安全状况的主要构成因素。* u* p& |) a6 t+ W
尽管自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北京方面一直公开对台海局势释放积极的信息,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大陆的对台军事部署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在台海建立信任机制之后,解放军如何行动还有待于观察。
* K9 p m' u" E* H. C) V' W' I+ r 台湾地区为了建立自己的战争储备,已经采取一些重要的措施,同时还提高了自身的联合作战能力、危机反应。从大体上来说,面对北京持续的军事建设,这些提高已经加强了台湾地区的自然防御优势。台湾地区还把注意力放在”建设一支全志愿、职业化军事部队”,同时降低自己的军事力量规模--从27.5万人削减到20万人,或者有可能削减到18万人,并且保持目前的国防预算水平(GDP的3%)。在这一规划之下,一支规模更小的武装力量所消耗的成本必然会下降,而这些军人的工资和福利将会相应提高。
" x' Q, z0 ?' |1 v+ A ! u& p# P, Z/ R) o) F
美国政府一直反对台海双方的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并且呼吁通过以一种两岸民众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和平解决台海问题。按照《美台关系法案》(1979年),美国通过提供防御武器和支持台湾地区自我防卫,帮助了台湾海峡地区保持和平、安全和稳定。此外,经过美国武装力量和全球力量部署调整的改革,美国国防部正保持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防范北京利用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5 c. u& ^8 p8 b6 h( ]
北京的台海战略/ b$ D( y2 c" V. l1 D
北京似乎已经准备推后使用武力手段,只要北京相信台海关系的发展趋势继续朝着统一的方向,而且武力冲突所付出的代价要大于可能获得的利益。在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里,北京的目标可能将主要集中在”防止台湾地区通过一个集合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和强制军事设施权力的战略,从而走向法理上的独立”。尽管北京表示愿意通过”允许台湾地区实现高度自治”的和平手段,来实现台海统一,但解放军近程弹道导弹的部署、两栖作战能力的加强以及先进的现代化远程防空体系已经覆盖台海地区,已经表明北京仍旧不愿意放弃使用武力手段。9 O2 g r7 a- N6 A6 m# n
在历史上,中国大陆已经多次警告将采用武力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情况可能因为台湾地区宣布自己的政治地位、解放军能力的提高和北京对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看法等因素的影响而爆发。这些情形或者”红线”包括:
! V: M8 o$ s0 q. { h 正式宣布台湾地区独立;
+ W( i2 \* a/ B- J6 ~8 V 模糊地走向台独;( Y$ O" z. I3 i$ X6 Q6 p6 V3 }, _
台湾地区内部发生动荡局面;9 N0 K& J' f$ R2 W2 Q4 R& C+ i
台湾地区获得核武器;
* @9 k- h% c5 C! ~- C 无限期推迟恢复关于统一问题的台海对话;4 t' e+ ?9 g }1 V7 ~/ X& I3 T
国外势力对台湾地区内部事务进行干涉;
4 v, \! T2 a* S- W1 @ 国外军队驻扎到台湾地区。6 K) w; o b6 Z) o% m: h, i: W
此外,2005年3月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分裂势力导致台湾地区在事实上从中国分裂出去;如果发生重大事件导致台湾地区的脱离一个中国;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已经渺茫”,那么北京可以采用非和平手段。这些”红线”的模糊含义,加强了北京方面威慑的可信性,并且使得北京可以游刃有余地决定其反应的性质、时间和形式。( p! N0 R0 A2 {% v. Y' }0 f) r% e
北京的对台作战方案
% q* l. H% D& A* u4 E" M2 c3 T( j& Z 解放军有能力对台展开计划更加缜密的军事行动。一些分析家认为,北京将首先采用一种常规的方式,特征是公开表明自己已经准备好采取武力手段,紧接着是有预谋地集结作战力量,加快战略欺骗实施的速度。其他一些分析家主张,届时更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是,在其他国际可能做出反应之前,北京将放弃准备时间,采取突然的军事行动和/或政治行动,解决台湾问题。如果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法并不能实施,北京将寻求:6 ^% c) }& u6 o
遏制可能发生的美国军事干涉;6 l) U$ b8 X8 z& @ q
如果遏制行动未能成功,那么就尽可能拖延美国的干涉行动并且在一场非对称的、有限的、快速战争中努力争取胜利;* Y9 @! Z: _+ ?" `/ K
战争进行到暂停阶段,并且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后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k. a5 ^! ]( p/ _0 O$ u9 r3 b1 @; S
海上隔绝或封锁
# y' M5 z, ^$ L1 j+ ]+ P 尽管传统的海上隔绝或封锁将对台湾地区带来更大的冲击,但这也使解放军的海军能力负担沉重。中国的一些军事文章中表述过潜在的可选择的解决方案--空中封锁、导弹攻击和水雷战,目的就是为了阻隔港口和通道。北京可能会宣布正在驶向台湾地区的船只必须在大陆港口停靠,这样就可以在这些船只抵达台湾地区港口之前就进行检查。北京可能也会试图通过宣布举行演习或导弹试射,关闭一些通往台湾岛的重要海域,从而达到与封锁相同的效果。早在1995年到1996的导弹试射和实弹演习中,解放军就使用过这种方法。然而,这一行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任何限制往返台湾岛海上交通的行动都将会招致相关的国际压力和军事对峙升级,北京可能会低估了这种影响。+ d! q) w- S3 b% U
s5 G# I- _: R0 k# q
动用有限的军事力量或迫使其投降
7 z+ y* J! i4 @2 k6 d3 K' A 在一场有限度的对台战争中,北京可能会利用各种破坏性、惩罚性或者致命性的军事行动,很有可能会结合一些公开的和秘密的经济及政治活动。这样一场战争可能会包括:计算机网络攻击和针对台湾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设施的有限运动攻击,诱发台湾地区方面的恐惧心理并且削弱台湾地区民众对台湾地区领导层的信心。同样地,解放军特种部队已经渗透到台湾地区,可能会对基础设施或台湾地区领导人实施攻击。
' F8 P6 e8 {; I+ I) `+ p$ ^; s. P 空战和导弹战, s) a. t4 q$ p0 l* g5 R
对台军防空系统的有限近程弹道导弹攻击和精确打击所针对目标将包括,空军基地、雷达站、导弹、空间设施和通信设备,这些军事打击行动能够削弱台军的防御能力,瘫痪台湾地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层,并且有可能粉碎台湾地区民众投入到军事反抗中的决心。
2 n% r2 [0 g i- D5 u3 h 两栖登陆
- O# E, e* k8 p* o 中国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或文章对两栖登陆作战的不同概念都进行过描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岛屿联合登陆战,这一概念想像了一场对后勤支援、空中支援、海军支援和电子战都同等依赖的,非常复杂的军事行动。其目标将可能是突破或包围岸基防御,在台湾岛的西海岸线的北部或南部建立一个滩头,向指定的登陆地点输送作战人员和物资,然后发动攻击,以控制并占领关键目标,甚至整个台湾岛。
6 V D( Q% f4 @; e% @# c4 u$ V% O 当前,解放军有能力完成各种两栖作战行动,但还无法对台湾岛实施全境登陆作战。除了日常训练之外,极少有明显的军事准备行动,因此解放军有可能对台湾地区目前控制的小岛发动登陆作战。这种登陆作战在切实实现领土收回的同时,还将会展示解放军的军事能力,并显示政治决心,同时也会让对手找到一些阻止的方法。然而,如果这种作战行动没有被阻止,那么其将带来重大的政治风险,因为这一军事行动可能会刺激台湾民众并激发国际反对呼声。解放军如果对一个中等规模、有岸基防御的岛屿展开登陆作战,如金门或马祖,那么这完全在解放军的能力范围之内。
; V- Q6 [0 r, `# c' s6 A 大规模两栖登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且难度非常大的军事行动。其胜利完全建立在制空权、制海权、在岸上迅速建立并保持供给输送以及连续不断的支援之上。武力收复台湾的努力,将会让几十年来从未接受过实际战争检验的解放军感到紧张,并且会引起国际的干涉。这些压力,结合解放军作战力量的消耗、城市作战的复杂性和反破坏行动(假设解放军成功登陆并突破台军防御),让”对台湾岛实施两栖登陆作战”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冒着巨大风险。台湾地区对武器硬件设施和强化防御能力的投入,也会相应削弱北京完成其目标的能力。 |
|